本網訊(通訊員 李思純)石泉太陽村漢江邊的山崗上,兩間不起眼的土屋夾在村道一排氣派的白墻灰瓦的樓院中間,顯得格格不入。正如這房屋的主人,王平貴,一個62歲干瘦的老漢,除了本村相熟的村民,鮮有人知道他畫畫的事。
“16歲開始給公社畫農業(yè)學大寨的宣傳畫,因為熱愛,一堅持就放不下,到現(xiàn)在幾十年了。”回顧這大半生走過的路,王平貴說,他一直沒舍得放棄自己的愛好。
19歲高中畢業(yè),他做了民辦教師,在小學代課13年,因為生了第三胎,他被開除。失去了生活來源,最艱難的時候,妻子離開了他,他獨自帶著三個孩子和母親一起生活。眼看一家人吃不飽穿不暖,他試圖用自己的愛好換取微薄的收入。那一年,他到了西安,在玻璃店給人畫工藝畫,后來,他自己研究琢磨,學會了玻璃雕花。幾年后,有人看上了他的手藝,資助四千元和他合伙開起了工藝玻璃加工廠?恐康牟AУ窕üに,他的小廠子生意紅火,幾年時間,他便在城里過上了有房有家的好日子。這期間,他的國畫得到了西安美院一位老師的指點,畫技突飛猛進。同時,他開始對油畫產生興趣,并嘗試學習油畫。
但是,在玻璃加工過程中由于他自己對粉塵防護沒有在意,不僅肺部感染,王平貴還患上了哮喘,一到下雨天就會疼痛咳嗽不止。為了修養(yǎng)身體,王平貴不得已轉讓了開了九年的廠子,重新回到了老家,石泉城關鎮(zhèn)的太陽村。他浸潤在家鄉(xiāng)的山水中,一坡一溝都在他的腦海里,無論是油畫還是國畫,他都將漢江的四季山水作為主要的畫作題材。
太陽村的支部書記徐文富很欣賞王平貴身上好學的韌勁,一有時間就帶上兩三好友去欣賞王平貴作畫寫字,經常向自己的熟人推介王平貴的畫作。
王平貴也經常跟支部書記徐文富談他的創(chuàng)作心得。王平貴說,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想在太陽村開辦農民畫展,他每年去西安、北京等地看畫展、學習,也經常到書院門看別人的畫,他自信地說,自己的許多作品并不比專業(yè)畫師差。有一次,他在西安遇到一個畫師便宜買他的畫,并要求他不落款。這個人后來又幾次找他買畫,經知情人透露,他才知道,人家把他的畫買去仿名家落款,再轉手賣高價。這以后,雖然王平貴依然將自己的畫賣的很便宜,但是,他拒絕不落款。
王平貴很早以前練筆的小品畫,妻子楊興菊舍不得扔掉,自己動手進行了簡單的裝框,不時拿出來看一看。楊興菊說,他們在每年去西安看畫展學習的過程中,也會將一些小幅的畫帶到書院門擺攤便宜賣,價錢在一兩百到三四百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