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王亮
春風送暖茶山綠,新芽吐翠滿園香。隨著春暖大地,茶吐新綠,平利縣三陽鎮(zhèn)萬畝茶園迎來采摘期。
近日,走進三陽鎮(zhèn),悠悠茶香撲鼻而來,茶農們身背茶簍,在茶壟間來回穿梭,輕快嫻熟的手指上下翻飛,翠嫩的芽尖落入簍中,忙碌的身影在山間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
在三陽,這一壟壟茶園便是當地老百姓取之不盡的“金山銀山”。茶農王安秀家里有茶園近2畝,趁著明前茶采摘期,她趕早來到茶園摘茶,一天可采鮮茶兩三斤,按照明前茶的價錢來算,賣給祥華富硒茶業(yè)有限公司,一天能有300余元收入。
茶葉好不好,摘茶是關鍵。“春茶芽嫩,下手可不能太重。”今年50歲的譚富琴是牛角壩村遠近聞名的采茶能手,明前茶采摘期間,她一天就能采茶4斤左右,僅一季春茶,就能為她增收2萬多元。
據平利縣祥華富硒茶業(yè)有限公司負責人高祥華介紹,現在每天有近200人在自家茶園里采茶,場面熱鬧非凡。“茶葉價格好,大家的采茶積極性都很高,掐1個月茶葉,都抵得上在外面打工半年。”村民陳秀蓮邊采茶邊笑著說。
茶園里茶飄香,茶房里炒茶忙。“現在每天都有八九百斤的訂單,我們下午收完鮮葉,連夜就得加工制作出來,有的老顧客看照片、視頻覺得茶葉可以,我們就直接包裝給郵寄過去。”茶葉收獲季也是高祥華一家最忙的季節(jié);貜涂腿说念A定信息、到茶園指導工人采茶、晚上加班炒茶……有著18年種茶制茶歷史的祥華富硒茶業(yè)有限公司,近年來在全國各項制茶大賽中屢獲佳績,其出產的“沐茗春綠茶”“沐茗春紅茶”等茶葉備受青睞,產品除了供應本地外,還遠銷北京、浙江、甘肅、新疆等數10個省份,完全不愁銷路。
從生產技術的革新到銷售渠道的拓展,該公司取得的顯著成績,不僅是企業(yè)自身努力的見證,更是三陽鎮(zhèn)黨委政府堅持高質量發(fā)展茶產業(yè)的生動寫照。
茶葉帶動了三陽鎮(zhèn)的經濟發(fā)展,也解決了部分群眾的就業(yè)問題。依托當地特有的地形優(yōu)勢,全鎮(zhèn)茶園面積已突破1.9萬畝,茶葉年總產量突破1000噸,茶產業(yè)綜合產值超8000萬元,帶動全鎮(zhèn)4000余人增收,同時也孕育了“沐茗春”“翠茗澗”“秦巴綠緣”等10余個茶葉品牌。截至目前,三陽鎮(zhèn)內有茶企24家,產業(yè)發(fā)展勢頭強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