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(wǎng)訊(通訊員 宋毅)5月18日,寧陜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緊盯涉案線索,追蹤資金流向,啟動緊急止付,為一名外地被騙群眾挽回經(jīng)濟損失13.6萬元,有效保護了群眾的財產安全。
5月18日22時許,寧陜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接到一條資金預警指令,一外地群眾可能在我縣轄區(qū)正遭遇電信詐騙,且已大金額轉賬數(shù)次。接到指令后,民警迅速撥打被騙群眾電話,但電話始終無法接通,民警立即啟動緊急止付程序,一面對該群眾的轉賬賬戶進行保護性止付,一面指令轄區(qū)派出所民警進行見面勸阻。轄區(qū)派出所民警趕到預警地點后查無此人,反詐中心隨即對該預警指令信息進行再研判,發(fā)現(xiàn)機主張先生系咸陽市居民,在反詐民警堅持不懈的努力下,終于與張先生取得了電話聯(lián)系。原來,張先生在一網(wǎng)絡平臺上對所謂的服務推廣項目進行投資理財,先后多次給平臺轉款,在當?shù)毓矙C關對其預警時,未產生警醒,謊稱自己在寧陜縣某轄區(qū)。后來一直接到警方的反詐提示短信和預警電話后才意識自己受騙了,隨后趕往居住地派出所報案。
近年來,寧陜縣公安局以反詐預警平臺為依托,安排警力24小時值班盯控、分析研判,設置“高危、中危、低危”三類預警,分別采取短信預警、電話溝通、上門勸阻等梯次升級預警勸阻措施,精準開展預警防騙宣傳。2023年以來,共接收預警數(shù)據(jù)10716條,其中電話勸阻4083人次,發(fā)送短信6633條,累計開展見面預警勸阻355人次,緊急止付涉案賬戶202個,止付、凍結涉案資金730余萬元,成功制止6起正在發(fā)生的電詐案件,為群眾止損38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