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北街社區(qū)有這么一群人,他們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望,他們來源于群眾,也熱心服務群眾,他們不求名利,默默無聞,為轄區(qū)的和諧穩(wěn)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,他們就是“五老”調解員。近期,這些“五老”調解員們在大北社區(qū)一連化解了好幾起民事糾紛,贏來居民們的一片贊譽。
半月前,在大北街66號開糧店的王家,因與開饅頭店的張家共用一個水閥,兩家人平日里說說笑笑,和睦相處。不料,3月9日水司工作人員來抄水表,水表顯示本月用水二十八噸,而開饅頭店的老張家忙向工作人員解釋,自己家于3月11剛剛分戶安裝電表,不可能用這么多水;開糧店的王阿姨也忙解釋,自己平日一人用水,每月也只繳納一噸水費。那么這么二十多噸水去哪了?經過工作人員檢修,最終確定是水管破裂,二十多噸水白白漏了。于是兩家人為這個月的水費繳納產生矛盾,甚至惡語相向,最終找到了社區(qū)。大北街社區(qū)獲悉后,請來安康市金牌調解員劉登榮,經過一番耐心勸導,先疏緩各自情緒,最終按著公平、公正原則,讓張家按安裝水表前使用三天水,分攤本月水費,共繳納3噸水費,公平合理的解決了雙方矛盾。
無獨有偶,前幾日大北街又發(fā)生一起鄰里糾紛,“五老”調解員劉登榮再次成功化解這起糾紛。
近日,天然氣安裝公司在大北街整體實施安裝,本來是一項惠民的行動,誰料卻為家住大北街62號的張家和院子內的十余家住戶帶來了矛盾。一聽說要在共用通道安裝天然氣管道,大北街62號院內的住戶們個個喜出望外,然而,家住街口的張爺爺卻高興不起來。原來,張家房屋年久失修,張爺爺擔心在共用通道安裝天然氣管道會危及他家房屋根基,于是不肯讓師傅施工。師傅一停工,院內住戶可急了起來,雙方于是發(fā)生了口角,雙方都不依不饒?粗聭B(tài)有可能激化,張家連忙來到社區(qū)請求調解委員會出面化解矛盾。
大北街社區(qū)初步了解情況后,先到實地現(xiàn)場察看,之后請來了家住同一條街的“五老”調解員劉登榮。對于經驗豐富的劉老來說,這樣的調解不是難事,劉老先悉心聽取了雙方意見,安撫雙方情緒。接著,請來了安裝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安裝管道的相關知識,除去張家的擔心顧慮,最后本著鄰里和睦同居的處事原則,說服張家為長遠利益考慮,將來建房仍需院內鄰居簽字方可重建房屋。
最終雙方達成協(xié)議,天然氣管道安裝盡量遠離張家地界,并且將來張家按相關手續(xù)維修房屋時,院內住戶不得故意刁難。至此,矛盾終于化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