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配圖:“東方紅2號”調查船
據日本共同社報道,6號上午11點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機在所謂“日本專屬經濟區(qū)”內發(fā)現一艘中國調查船正在作業(yè),日方隨后通過無線電對中方船只進行了警告。
日方稱,所發(fā)現的中方船只為“東方紅2號”調查船,當時正在位于高知縣室戶市海岬海域約910公里處的所謂“日本專屬經濟區(qū)”內,向海內投放疑似纜線的物體。
隨后,海上保安總部通過無線電要求中方船只停止活動,稱不允許未經許可進行調查活動。日方指“東方紅2號”隨后將纜線拉出海面,并在下午1點50分開始向東航行。
據中國海洋報早前報道,中國海洋大學“東方紅2號”調查船在3月29日開赴西北太平洋執(zhí)行“西北太平洋海洋多尺度變化過程、機理及可預測性”和“大氣物質沉降對海洋氮循環(huán)與初級生產過程的影響及其氣候效應”兩個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的聯合出海調查任務。
根據計劃,在為期40余天的調查中,由來自中國海洋大學、廈門大學、北京大學、天津大學、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的等高校的63名科研人員組成的調查隊將在任務海區(qū)開展 常規(guī)水文斷面觀測、大氣邊界層走航觀測、深海潛標回收和布放、水下滑翔機遠洋測試以及海水采集等項目的調查。通過對氮循環(huán)過程和大氣物質沉降的綜合觀測, 明確大氣物質沉降通量,闡明大氣物質沉降對海洋氮循環(huán)關鍵過程的影響,為進一步認識氣候變化機理和提高氣候預測水平提供科學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