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朋友告訴我,國產紀錄影片《厲害了,我的國》正在全國影院熱映,畫面震撼,值得一看。
帶著看看景、散散心的想法,我走進了位于豐臺區(qū)靛廠路的一家電影院,看到很多同事早已坐在座位上,等待著電影開演的時刻。
伴隨著震撼人心的背景音樂,放映廳大銀幕上展現出《厲害了,我的國》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,展現出中國橋、中國路、中國車、中國港、中國網……一個又一個奇跡般的超級工程,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!特別是看到“復興號”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,聽到稱贊:“高鐵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”時,我按捺不住激動地心情,我為中國中鐵電氣化局是中國高鐵建設的主力軍、自己是一名高鐵建設的參與者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!
2018年,我所在的中國中鐵電氣化局迎來了建局60周年的喜慶時刻,從1958年承建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線線艱難起步,到如今全國電氣化鐵路運營里程突破8萬公里;從2008年建成開通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——京津城際,到全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接近3萬公里,電氣化鐵路和高速鐵路雙雙越居世界第一,是一代又一代電氣化人不忘初心、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,開拓創(chuàng)新、砥礪奮進,建成全國60%的電氣化鐵路和70%高速鐵路,創(chuàng)造了中國電氣化鐵路建設史上數十個“全國第一”、“世界首創(chuàng)”,從“艱難跟跑”到“拼力并跑”再到“強勢領跑”,我國電氣化鐵路在“促創(chuàng)干,爭一流”中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。國務院批準的《中長期鐵路網規(guī)劃》,勾畫了新時期“八縱八橫”高速鐵路網的宏大藍圖。預計到2025年,我國高速鐵路將達到3.8萬公里。高鐵建設方興未艾、大有可為。
記得我第一次坐火車,是1981年從石家莊到北京來上學,買的是沒有座位的慢車票,坐車坐了大半宿。每年的寒暑假,都為回家買票發(fā)愁。參加工作以后,從北京的處機關往石家莊跑通勤,每個星期要在火車上消耗兩個大半天,有的同事為了能搶到一個座位,常常不顧體面地從車窗爬進去,十分辛苦。最難得還是遠道出差,比如那時候我們干鷹廈線電氣化改造工程,從北京到福州、到廈門,拿著公免常常簽不到臥鋪票,坐兩天兩夜的硬座,累的全身酸痛,人都要散架了。
令人欣慰的是,我早年上學、跑通勤走的京廣鐵路,再也不是老牛拉破車的舊模樣,如今看到的是“復興號”動車組風馳電掣的靚麗身影,從北京到石家莊最快的動車只要67分鐘,而且上網買票很方便,再也不用托關系找熟人排大隊了。
高鐵,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質量,有一句流行語,叫“坐著高鐵去旅行”。作為一名高鐵建設者,我多么希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,乘著高速奔馳的“復興號”,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、壯美風貌,去感受億萬人民在黨的領導下,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風采和磅礴力量,用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到本職工作中,為實現中國夢、高鐵夢、電化夢貢獻自己的綿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