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在校生4000多名的城區(qū)重點小學副校長,到不足200名學生的鄉(xiāng)村小學校長,一紙調(diào)令,改變的不只是王志敏,還有張山莊小學的師生。
組織找談話、接到調(diào)令、走馬上任,不到一周時間,王志敏完成了從唐山市豐南區(qū)實驗小學東校區(qū)副校長,到唐坊鎮(zhèn)張山莊小學校長的轉變。
談話回去的晚上,王志敏開著車到張山莊小學“打探”了一番。“三排簡陋的平房,土操場和校園隔著一條馬路,也沒有圍擋,就那么敞開著,車穿人往!
張山莊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109人,加上附屬幼兒園,總共不到200人。學校只有一套多媒體設備,老師們輪流用。遇上一節(jié)公開課,設備還“罷工”了。后來,唐山市豐南區(qū)委常委書記孫守廷牽線,愛心人士郭俊璋為學校捐贈了一套多媒體設備。
學校圖書館適合學生讀的書太少,王志敏發(fā)起城區(qū)和鄉(xiāng)村學!笆掷帧被顒,籌到圖書3000冊。開展讀書展示活動,她又四處協(xié)調(diào),借服裝、借話筒、借多媒體設備,活動結束時,要還的東西裝了一車。
為了給孩子們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學習環(huán)境,王志敏和學校老師成了校園美化師。體育老師成了年輕的勞力,挺著大肚子的美術老師變身設計師……學校院子里的“傷疤”變成了一朵漂亮的“向日葵”,水井蓋子上蓋起了一座“小房子”,新?lián)Q的大門上“向日葵一家”萌態(tài)可掬……區(qū)教育局一次次投入,更是讓校園面貌煥然一新。如今,張山莊小學的孩子們有了漂亮的外墻,有了書法教室,還可以在塑膠場地上跳繩了。
操場沒有圍欄,學生活動安全問題始終牽動著王志敏的心?墒谴謇锶嗽缇土晳T了在這塊“空地”旁停輛車、放點雜物,要想圍起來,他們自然不樂意。幾任校長都想圍建操場,但因阻撓太多始終沒能解決。但是看到孩子們體育課上和時不時闖進來的牛羊一起上課,課間只能在狹小的教室活動,王志敏打定主意,“一定要把操場圍起來!
找老師座談,了解周邊住戶情況,向村委會求助,一起做“釘子戶”的工作。施工前一天,王志敏和副校長專門邀請村委會成員和周邊住戶到學校實地商談,一遍遍講解建設圍欄的好處,終于得到了大家的支持。
硬件設施跟上了,最關鍵的教學質(zhì)量也不能落下。
到張山莊小學后,王志敏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們努力、懂事,老師們也團結一致、干勁十足。她結合學生實際,提出“陽光教育”的理念。利用之前在城區(qū)學校積累的資源,王志敏發(fā)起校際聯(lián)誼,為張山莊小學的老師搭建平臺,讓大家和校外優(yōu)秀的老師有了更多溝通、交流的機會。
她參加河北省優(yōu)質(zhì)課比賽,獲得一等獎,用業(yè)務能力為老師們樹立標桿。她在校內(nèi)做專題講座,上校長示范課,和老師們一起聽課、評課、教研、讀書。請54歲的“草根名師”唐懷信上引路課,安排兩名中年教師上交流課,3位50歲以上的教師上教研課。就這樣,6位班主任,4位年過50歲,教研卻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。
門衛(wèi)吳云良寫的一手好書法,王志敏不但帶著他到各處參觀交流學習,還專門為學生開設書法課,請吳云良擔任“小葵花書畫苑”的指導老師。
校園的文化墻,濃縮了學校“陽光教育”理念的精華。王志敏從讀書、明禮、健康、樂觀4個維度推進陽光教育。學校除了為學生打造“陽光環(huán)境”,還有“陽光社團”“陽光課堂”“陽光悅讀”等不同板塊。
為了實行師生共讀、家校共讀、全民共讀的階梯共讀模式,學校開設“陽光晨讀”“特色午餐”,引導學生誦讀古詩詞,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活動!疤厣聿汀眲t倡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讀書,每個班級還建了“閱讀群”,供大家分享交流閱讀情況。
去年底,近百名校長、主任到張山莊小學觀摩“陽光悅讀”展示。六年級的徐芳菲連續(xù)4個月被評為“陽光大學士”,讀了32本書,閱讀量達370萬字。(見習記者 杜沂蒙 陸夢穎)